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首页>资料交流>译者随笔>正文
  • 宜居城市
  • 叶齐茂

春天来了,靠着挤进“城市峡谷”的几阵风儿,缠了我们一冬的雾霾会散去。


“宜居城市”究竟啥样? 600 多年前的皇上知道,不在三大殿前种一棵树,否则紫禁城不得安宁。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从1920 年代开始,花了近30 年时间描绘“宜居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城市”(见本刊2016 年第5 期)、“广亩城市”(见本刊2016 年第6 期)和“宜居城市”,形成了他的“未来城市三部曲”。


现在,我们吵得不亦乐乎,“把工厂搬出去”、“把院墙拆了”、“加大中心城区路网密度”,甚至“把‘北京’搬出去”。谁都没全错,但按“没全错”的方案是建不成“宜居城市”的。不是危言耸听,有些方案甚至把我们的城市从“宜居城市”的轨道上推了下来,或让我们背道而驰。空穴来风?填平了的河湖港汊,推掉了的山岗小丘,还能恢复吗?现在,对我们来讲,“满城挖”易如反掌,可是,除了我们自己,还有别的生命以及它们栖息的地方可以留下来吗?


赖特是一个摸“未来城市”的“盲人”,让我们看看赖特的“宜居城市”究竟是啥样:


宜居城市可以开发建设的场地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地留给我们的地方,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去发现每一个建筑场地所具有的那个场地特有的生命特征,因为建筑都是顺从自然地形地貌的。顺从自然地形地貌意味着,建筑物可能使用的建筑场地具有无数多样性,所有的建筑物都会按照建筑场地的具体情况和建筑目标,成为它们使用的建筑场地的组成部分,具有的那个场地特有的生命特征。这样,宜居城市会是一个天然的多样性的世界,天然多样性的世界会是对现代人智慧地使用环境的奖励,是对现代人智慧地约束现在这个巨大机器体系的奖励。这样,宜居城市的景观是现代人自身属

性更好的自然表达,预示和确保现代人在地球上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宜居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不再是簇团式的,变化多端的小规模建筑单元替代了金融利益集团的大规模建筑群。在一般情况下,10 分钟行车半径范围内,工厂、农场、办公室、商店或住宅、教堂或剧场,种类繁杂的路边市场和学校,应有尽有。市场里有最新鲜的食品,也有日用工业品,每一个市场都可以有效和简单地为这个范围内的其他功能单元提供基本服务,服务对象是当地居民或在那里工作的人。人们无需徒劳无益地争相涌向一个公共中心,再争相走出那个中心。所以,那里再也没有因为交通拥堵和簇团式空间布局而耽误时间和破坏生活,实际上,维持城市簇团式布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聚集效应,满足金融托拉斯的要求。


宜居城市的任意两个地区的形态不会完全一样。即使在无地形地貌突出特征的平原地区,同样有平原独特的自然美,当然,那里的土地使用模式可能会重复,那里都有农田和森林。我们设想要建设的新型城市一定是顺其自然的城市,寻求与建成环境相伴的景观美,而不那么寻求建筑在自然环境之上的建筑美,也就是说,开发是顺从自然景观特征的,而不再把建筑物搁在自然景观上。这样,顺其自然的城市必然会出现不计其数的有差别的城市单元,从而突显地方特征。多种地形地貌保留了下来,便会产生地域和个性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景观效果。所有的建设都会自然地找到自然的表达。


宜居城市不再划分出细小的土地使用功能分区。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不再使用生产工具去蓄意破坏自然美,去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而不断地破坏自然环境。所谓“服务设施”(电线杆子、电线、电话线,围墙)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沿着道路一字排开的不良商业广告,都会一起消失掉。人们会正常生活,不再有机器的呼啸、抽泣、轰鸣!不再面临持续不断的危险。现在的很多事情都不应该再发生了。


宜居城市不再划分主轴和次轴,顺其自然,让平面自由;宜居城市的空间间隔是用时间来计算的,这种以时间尺度衡量的新的标准空间间隔会对每一规划元素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会出现在每一幢建筑中。


宜居城市不再时兴“风格”,风格随处绽放,而随处绽放的风格都是顺其自然的。


宜居城市的空气、饮水、食品都是新鲜的,头上是明媚的阳光,脚下是绿色的土地,现代家用设备还会在家庭生活中持续存在下去。现代的钢铁、玻璃和塑料自然会按照它们的属性而被合理地利用起来。


宜居城市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我们的居住空间里,因为建筑内部的居住空间就是实际的建筑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宜居城市的建设者,所以,以时间尺度衡量的新的空间概念不仅仅用于建筑本身,而且用到人本身的思维和行动上。


宜居城市本身就是一幢有生命的建筑。它的道路系统、建筑物、花园、工厂和田野,分别是那个城市的动脉和静脉、细胞组织、笑容,养料和活力之源,有机地结合一起。


宜居城市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延续了我们历史文明,所以,宜居城市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后人扔进文明史的垃圾堆。


兼听则明。这里只是赖特的一家之言,一人的憧憬,一部分想法。我们需要把古今中外各路神仙对“宜居城市”的“偏见”综合起来,结合我们的现实,形成新的正确与错误的伦理观。


赖特“未来城市三部曲”第三部的书名就叫《宜居城市》(The Living City)。“Living”这个词可以翻译过来的意思很多,“有生命的”、“活着的”、“有机的”、“(适宜)居住的”

等等。所以,我一开始把这本书的书名翻译成“有生命的城市”,或“有机城市”。可是,我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始终都在想如何翻译这本书的书名更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直到把这本书全部翻译完成,我还是觉得把“living”翻译成“(适宜)居住的”比较贴近赖特书中所追求的那个“有生命的城市”。“有生命的”或“活着的”、“有机的”城市才是适宜于我们居住的城市,换句话说,“宜居城市”是“有生命的”、“活着的”、“有机的”。如果读者认为这个翻译与书中内容不符,应另起一个书名,请不吝赐教。书稿还在建工出版社加工,我们还有机会改。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5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