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2019年  第4期   国际视野下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本期主题

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范式与中国城市规划发展 在对世界各国城市规划的主要范式类型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详尽追溯了中国城市规划从建设规划起步,到建立发展规划框架,再到融入规制规划的形式,由此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的历程。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吸收… 孙施文(2982)
新中国70 年城乡规划思潮的总体演进 文章采用“一个环境观、两个主脉络”的分析框架,阐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规划思潮的总体演进,将其划分五个阶段,分别为:(1)落实生产力布局的城乡规划;(2)极左思潮下的城乡规划;(3)科学理性主义思… 张京祥 陈浩 王宇彤(2791)
阶段、思潮与行动:国际视野下现代中国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演进 中国区域规划是世界区域规划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演进需要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发掘、比较。区域规划作为国家进行区域治理的重要工具,必然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和时代特征。区域规划理… 罗震东 崔功豪 乔艺波(2686)
土地管理制度视角下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演进 作为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载体,土地是各类规划的基本对象,土地利用是各类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管理制度直接决定城乡建设用地供给、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增值分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而影响规划的发展理念与编制实施… 林坚 赵冰 刘诗毅(2706)
“外引”与“内消”——国际经验对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的影响探析 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引进借鉴国外规划理念,并与中国特色土地管理制度和本土规划实践相互交融,发展演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工作… 赵冰 林坚 刘诗毅(2882)
现代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及展望 文章将1949 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过程分为初始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启动建构期和全面发展期四个阶段。将社会经济环境与城市生态规划予以关联考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归纳了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的演进特征… 沈清基 彭姗妮 慈海(1936)
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现代意义的城市交通规划形成于1970 年代末期,在40 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汲取了社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多学科融合特色的城市交通规划技术方法和面向实际需求的… 马林(1788)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人居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聚居及其环境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是改革开放40 周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章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篇章,首先叙述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端与成长历程以及… 毛其智(1686)

城乡研究

从“被动接受”到“合作共创”:基于演化视角的智慧城市理论发展框架 针对智慧城市理论研究存在的概念多元化、研究脉络不明显和对市民参与问题认知深度不够等现象,论文以“市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为视角对智慧城市理论典型观点进行了演化分析。然后从“ICT 成熟度—城… 楚金华(1952)
道路网连通性度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展望——从规范制定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中国推广街区制 中国街区制的推广,意在通过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提高道路网的连通性。充分而全面地掌握道路网连通性的度量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建设施工活动,是在实践中提高道路网连通性的前提。为全面了解国内外关于道路网连通性的研… 方彬 石飞(1709)

规划研究

危机应对:理解中国城市化与规划的第三种视角 理解中国城市的变化,需要将其置放在后发的民族国家与全球关系的格局、中国城乡社会演变,以及更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中来观察。文章先简要回顾和论述约翰·弗里德曼的《中国的城市变迁》、黄鹭新等的《中国城市规划三十… 杨宇振(1602)
英国规划评估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随着规划评估工作在我国逐渐展开,对于评估理论方法和实施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在系统介绍英国规划评估体系的发展及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英国在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评估理念和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其在评估机… 汪军 陈曦(1876)
滨海城市山海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的日本经验 山海眺望景观的规划控制对于滨海城市的空间特色塑造十分重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滨海城市山海眺望景观普遍存在景观遮挡、风貌混杂、绿化减少及断崖裸露等问题,从而影响眺望的观感。对于这一问题,作为海岛国家… 刘泉 潘仪 赖亚妮(1750)
国外“人—地情感”的标绘研究引介:作为规划决策制定的辅助工具和公众参与途径 有关人—地情感的研究近年来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国外学者对人—地情感的标绘研究。这些研究以对情感的操作化定义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情感数据;运用GIS 分析将收集到的情感数… 王洋 于立(1708)

实践综述

走向城市设计继续教育:伦敦城市设计中心的经验与镜鉴 伦敦城市设计中心经过15 年的发展,带动了伦敦城市设计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本文回顾了该机构产生的背景,发现技能赤字是推动伦敦城市设计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机构的运营模式、运行框架、服务内容与… 王耀武 许霖峰 戴冬晖(1637)
英国城市设计运作的半正式机构介入:基于CABE 的设计治理实证研究 设计治理作为新兴的城市设计运作理念,近年在英国提出并应用于指导大量城市设计实践的开展。理念主张以政府为核心,建立专家、投资者、市民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的行动与决策体系,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治理工具来优化城… 祝贺 唐燕(1731)
世界城市中跨国文化消费空间的演化过程与机制——以柏林克洛伊茨贝格街区为例 文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激烈的城市文化竞争过程中,城市内部产生多种类型的文化空间,而自下而上的跨国文化消费空间是城市独特文化的空间载体。本文以柏林“贫困但性感”的克洛伊茨贝格街区为例,探究具有… 谭佩珊 黄旭 薛德升(1537)
基于减贫与包容性增长的路径探索——以莫桑比克区域发展走廊战略为例 消除贫困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在东非国家莫桑比克——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显得尤为突出。尽管莫桑比克在过去20 年中通过不断吸引外部投资,实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但这种模式与地区经济… 刘程(1677)

资讯中心

海外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

译者随笔

本雅明对“法伦斯泰尔”的兴趣 叶齐茂(1215)

本期特邀编辑:

本期责任编辑:王枫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656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