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正文
全文下载次数:4459
2015年第3期   DOI:
“梁陈方案”与“洛阳模式”——新旧城规划模式的对比分析与启示
“Liang-Chen Project” and “Luoyang Mode”: Comparison and Inspiration on the Planning Pattern of Constructing a New Town Near the Old City

李浩

Li Hao

关键词:“ 梁陈方案”;“洛阳模式”;新旧城规划模式;历史文化保护 ;中央行政区 ;新兴工业区

Keywords:“ Liang-Chen Project”;“ Luoyang Mode”;Planning Pattern of Constructing a New Town Near the Old City;Historical Culture Protection; Centr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New Manufacturing District

摘要:

“梁陈方案”和“洛阳模式”一样,均为1950 年代所形成的以避开旧城建新城(或新区)为主旨思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本文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渊源来看,梁陈方案是规划师意志主导的城市规划理想模式,但在遭遇社会现实矛盾时受到“重创”,而洛阳模式则属于联合选厂过程中由现实条件制约而促成的一种自然结果,反而获得进一步发展。两者都有很强烈的历史文化保护因素,但洛阳历史文化以悠久的“地下”遗址形态为主,而北京历史文化则较多属于近现代的“地上”实物形态且保存相对完好,由此导致洛阳的历史文化保护具有比较“硬”的“红线”,而对北京旧城则存在保护或利用方式的分歧。就新城的职能而言,洛阳涧西区作为新兴工业区,在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条件下容易获得政策支持,而梁陈方案所提出的中央行政区建设,则由于国内经济条件极为困难等原因难以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通过对比分析,启示我们应提高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更加理性地看待城市规划的理想模式及其局限性,并强化城市规划师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

Abstract:

“Liang-Chen Project” (LC) and “Luoyang Mode” (LY) are both based on the planning pattern of constructing a new town near the old city for protecting historical culture which formed during the 1950s in China. LC comes from the planner’s ideology but met with frustration. LY originates from artless reality but has gained further development. There were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historical culture protection in both cases, but most historical heritages in Luoyang are subterranean sites, while that in Beijing are objects over ground, and more important,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is unique and valuable for its planning pattern as a whole; for this reason,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e in Luoyang possesses a uncompromising red line, however there were divergence of views in Beijing. Moreover, the new town in Luoyang is a new manufacturing district and easy to get support from Nation’s industrial policies, but centr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proposed by LC is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by society. It is inspiring that we shall enhance discrimina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of ideal planning pattern more rationally,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planner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版权信息: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427, 51378476, 51478439)
作者简介:

李浩,博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jianzu50@163.com

译者简介:

参考文献:
  • [1] 宁裕先. 略论比较史学[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1: 115-118.
    [2] 吴良镛. 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布局结构[J]. 建筑学报, 1984, 1: 22-26.

    [3] 梁思成. 梁思成文集(第四卷)[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18-19.
    [4] 高亦兰, 王蒙徽. 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J]. 世界建筑, 1991, 1: 60-69.
    [5] 高亦兰, 王蒙徽. 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二)[J]. 世界建筑, 1991, 2: 60-64.
    [6] 高亦兰, 王蒙徽. 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三)[J]. 世界建筑, 1991, 3: 64-70.
    [7] 高亦兰, 王蒙徽. 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四)[J]. 世界建筑, 1991, 4: 54-59,53.
    [8] 高亦兰, 王蒙徽. 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五)[J]. 世界建筑, 1991, 5: 62-67.
    [9] 王军. 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谨以此文纪念梁思成诞辰100 周年并悼念陈占祥逝世[J]. 城市规划, 2001, 6: 50-59.
    [10] 王军. 城记[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3: 86.
    [11] 梁思成, 陈占祥, 等. 梁陈方案与北京[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5-7,41.
    [12] 陈占祥, 等.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城市规划师陈占祥[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13] 董光器. 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4] 候震. 千年遗产和一纸规划——55 年北京城建是与非[J]. 中国作家, 2006, 13: 172-219.
    [15] 左川. 首都行政中心位置确定的历史回顾[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 3: 34-53.
    [16] 阎宏斌. 洛阳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49-50.
    [17] 洛阳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委员会. 洛阳市涧西区总体规划说明书(1954年10 月)[Z].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档案室, 案卷号: 0834: 30.
    [18] 国家城建总局城市设计院. 洛阳市规划资料辑要[Z] // 洛阳市规划综合资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档案室, 案卷号: 0829: 1.
    [19] 洛阳市城市建设委员会. 洛阳市总体规划(1981—2000 年)[R]. 1981.
    [20] 国家建设委员会. 国家建设委员会对洛阳市涧河西工业区初步规划的审查意见(1954 年12 月17 日)[Z] // 洛阳市规划综合资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档案室, 案卷号0829: 20-24.
    [21] 城市设计院. 洛阳涧西区根据中央节约精神规划修改总结报告(1955年8 月16 日)[Z] // 洛阳市规划综合资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档案室, 案卷号0829:72-79.
    [22] 洛阳市城市建设委员会. 洛阳市涧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1956 年12月)[Z].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档案室, 案卷号0835:7.
    [23]《 当代洛阳城市建设》编委会 . 当代洛阳城市建设 [M]. 北京 : 农村读物出版社, 1990: 39.
    [24] 朱兆雄. 脱开旧城建新城——洛阳模式[M]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44-348.
    [25] 张汝良. 市建设局时期的都委会[R] // 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史征集办公室. 规划春秋. 1995: 134-136
    [26] 建设人民的新北平!平人民政府邀请专家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N]. 人民日报, 1949-5-23.
    [27] 陈占祥. 忆梁思成教授[M] // 陈占祥, 等.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城市规划师陈占祥.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59.
    [28] 陈占祥. 陈占祥晚年口述[M] // 陈占祥, 等.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城市规划师陈占祥.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34.
    [29]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洛阳市国土资源与城市规划局.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R]. 2002.
    [30] 杨茹萍, 等“. 洛阳模式”述评:城市规划与大遗址保护的经验与教训[J]. 建筑学报, 2006, 12: 30-33.
    [31] 梁思成.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M] // 梁思成. 梁思成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51-62.
    [32] 王梦. 从“洛阳模式”和“洛阳方式”看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J]. 当代经济, 2010, 12: 48-49.
    [33]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R]. 2004: 12.
    [3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年)[R]. 2008: 4.
    [35] 北京旧城区胡同拆迁引发争议[N/OL]. 新华网. (2007-05-24)[2014-05-19].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5/24/content_6147723.htm.
    [36] 北京八大胡同曾是花街柳巷 拆迁还是保护引争议[N/OL]. 中国经济网. (2010-05-06)[2014-05-19].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5/06/content_1973324.htm.
    [37] 张兵, 赵中枢, 等. 新中国历史文化保护及发展的历程[R]. “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1949—2009)”专题3 研究报告, 2013, 1.
    [38] 曹洪涛, 储传亨.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43.
    [39] 陈占祥教授谈城市设计[J]. 城市规划, 1991, 1: 51-54.
    [40] 关肇邺. 新德里的政治中心区[J]. 世界建筑, 1992, 6: 19-21.
    [41] 佚名. 政府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J]. 文史博览, 2011, 9: 41.
    [42] 金春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7)[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 26.
    [43] 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 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R]. 1985: 64.
    [44] 北京建设史编辑委员会编辑部. 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资料(第1卷“城市规划”)[R]. 1987: 108.
    [4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六册)[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7: 310-311.
    [46] 邹德慈. 城市发展根据问题的研究[J]. 城市规划, 1981, 4.
    [47] 李岩. 50 年代关于北京旧城改造的“梁陈方案”[N/OL]. 搜狐网. (2010-08-03)[ 2014-05-19]. http://cul.sohu.com/20100803/n273951527.shtml.
    [48] 方可.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北京旧城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 世界建筑, 2000, 10: 32-35.
    [49] 陈占祥. 陈占祥自传[M] // 陈占祥, 等.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城市规划师陈占祥.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13.
    [50] 吴良镛. 论城市规划的哲学[J]. 城市规划, 1990, 1: 3-6.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4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