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正文
全文下载次数:1543
2017年第2期   DOI:10.22217/upi.2016.170
存量土地活化的机制与主体研究 —— 基于台湾社区营造经验的延伸探讨
Mechanism and Subjects of Reinvigorating the Stock Land: Based on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Experience of Taiwan

杨哲 初松峰

Yang Zhe, Chu Songfeng

关键词:社区营造;存量土地;台湾经验;机制;主体

Keywords:Community Empowerment; Stock Land; Taiwan Experience; Mechanism; Subject

摘要:

城市居住型存量土地的价值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存量规划与社区营造二元互补,共同活化城市存量土地。现阶段大陆居民参与有待提高,需要借鉴社区营造机制,通过社会氛围活化带动地域空间发展。社区营造的机制是以项目为抓手,以社区精神为纽带,实现多元推动主体的参与和互动,共同促进社区发展。本文归纳出的五个推动主体包括领导团队、居民、社区规划师、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它们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决定着社区营造的走向甚至成败。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于社区营造理念及相应的运作机制,而大陆地区在政府组织架构及执行力、历史文化积淀、居民集体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新常态下的存量土地活化,应该重视多元主体参与、乡愁氛围的营造以及制度创新设计。


Abstract:

The value of urban residential stock land has great potential to be increased. It is binary complementary of stock planning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to reinvigorating the stock land. Citizens of mainland China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take part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mong the multiple approaches, the one which activates the social atmosphere could develop the regional space. The mechanism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perated by projects; linked by community spirit; multiple subjects participated and interacted, h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uld be promoted.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s among five participate subjects include group leaders, citizens, community planners, public sector,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will affect whether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uld achieve succes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aiwan provides the idea and mechanism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while mainland China has advantages of governmental structure, power of execution, accumula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 etc. In order to reinvigorate the stock land, the research emphasizes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cultivated nostalgia,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new normal.


版权信息:
基金项目:厦门大学田野调查基金(2015GF024)
作者简介:

杨哲,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decoart@sina.com

初松峰,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chusongfeng@foxmail.com


译者简介:

参考文献:
  • [1] 郭湘闽. 论土地发展权视角下旧城保护与复兴规划——以北京为例[J].

    城市规划, 2007(12): 66-72.

    [2] 姚存卓. 浅析规划管理部门在存量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

    规划师, 2009(10): 81-84.

    [3] 刘宣. 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体产权定义——新加坡牛车水

    与广州金花街改造对比研究[J]. 城市规划, 2009(8): 18-25.

    [4] 邹兵. 行动规划·制度设计·政策支持——深圳近10 年城市规划实

    施历程剖析[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1): 61-68.

    [5] 何芳, 张皓. 我国城市存量土地盘活政策创新实践及启示[J]. 改革与战

    略, 2013(12): 21-24.

    [6] 冯长春, 程龙. 老城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北京市东城

    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7): 86-92.

    [7] 王嘉, 郭立德. 总量约束条件下城市更新项目空间增量分配方法探

    析——以深圳市华强北地区城市更新实践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0(7): 22-29.

    [8] 杨俊宴, 史宜. 老城中心区的发展演替及动力机制研究——以上海市

    中心人民广场地区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2): 51-59.

    [9] 冯立, 唐子来. 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划拨工业用地更新: 以上海市虹口

    区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5): 23-29.

    [10] 孙施文, 周宇. 上海田子坊地区更新机制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5(1): 39-45.

    [11] 周俭, 陈亚斌. 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

    老城厢方洪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07(1): 61-65.

    [12] 何依, 邓巍. 历史街区建筑肌理的原型与类型研究[J]. 城市规划,

    2014(8): 57-62.

    [13] 童明. 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3): 85-96.

    [14] 周向频, 唐静云. 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

    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8): 107-113.

    [15] 李和平, 薛威. 历史街区商业化动力机制分析及规划引导[J]. 城市规划

    学刊, 2012(4): 105-112.

    [16] 赵民. “社区营造”与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研究[J]. 规划师,

    2013(9): 5-10.

    [17] 丁康乐, 黄丽玲, 郑卫.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 理

    学版), 2013(6): 716-725.

    [18] 杨芙蓉, 黄应霖. 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

    究[J]. 规划师, 2013(9): 31-35.

    [19] 邹兵. 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J]. 城市规划, 2013(2): 35-37.

    [20] 陈宏胜, 王兴平, 国子健规划的流变——对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减

    量规划的思考[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9): 44-48.

    [21] 邹兵 . 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

    型的动因与路径[J]. 规划师, 2013(5): 5-10.

    [22] 赵燕菁. 存量规划: 理论与实践[J]. 北京规划建设, 2014(4): 153-156.

    [23] 黄世辉. 社区自主营造的理念与机制——黄世辉研究论文集[M]. 台北:

    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 2001.

    [24] Arnstein S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69(35): 216-224.

    [25] 张庭伟. 中国规划改革面临倒逼: 城市发展制度创新的五个机制[J]. 城

    市规划学刊, 2014(5): 7-14.

    [26] 初松峰, 孙振义. 项目导向下的台湾社区营造关键因素分析[C] // 台

    湾地区都市计划学会. 2014 年都市计划年会论文集, 2014.

    [27] 邹萍萍. 社区营造与地方探讨——以新竹市金山社区与内湖社区为例[D].

    台北: 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8] Coase R H.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59 (2): 1-40.

    [29] 张五常. 经济解释卷四: 制度的选择[M] .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4.

    [30] 林一琳. 昙花一现的在地社区营造?——斗六市龙潭社区社造之行动

    研究[D]. 云林: 云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1]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文化建设委员会”. 文化替代役简介[M]. 台北市: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文化建设委员会”编印, 1994.

    [32] 黄飔雅. 社区营造与社区的永续发展——以鹿野乡永安社区为例[D].

    台东: 台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3] 萧江碧, 孙振义. 低碳社区推动专案工作计划( 第一年). 台北 :“ 行政

    院环境保护署”专案计划, 2011.

    [34] 杨继祥, 林岑. 海沧社区大学“升级版”覆盖全区[N]. 厦门日报,

    2015-06-19.

    [35] 郝程. 互动共治: 外来居民对当地事务的参与——基于海沧兴旺社区

    新厦门人综合体的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5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