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正文
全文下载次数:0
2018年第6期   DOI:
用心体验的城市

叶齐茂

关键词:

Keywords:

摘要:

Abstract:

版权信息: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许多年以前,曾经去过一次那个设在前门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那里展示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历程,尤其是那些规划模型,无疑展示了一代又一代规划师脑子里的那个北京。当时觉得这个展览无可挑剔。但是通过手头上正在翻译的《体验的城市》(第三版)(Experiencing Cities,Mark Hutter,2016 ;本书中文版由建工出版社明年出版),我觉得,这个规划展览是不是需要补充一个内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心体验到的那些个北京,在他们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那些个北京意象。

我们规划设计的城市是规划师或规划师群体脑子里的城市。市民们体验到的城市是市民心里的城市,市民的城市意象是相互熟悉的或相互陌生的市民间互动产生的象征或符号。市民心里的城市是用心体验出来的,是心态的,而规划展览的设计成果是规划师用脑子使用数据、逻辑构造出来的,是理性的。市民的城市意象是在他们日常展开的文化、经济甚至政治互动中产生出来的,而规划展览是在用规划模型、规划示意图构造一个城市意象。

市民的和规划师的,用心体验的和用脑构造的,会有一些重合,但完全重合是不可能的。市民心里的城市决定他们看到的城市,未必是规划师想要他们看到的;市民间互动产生的城市意象,几乎不能与规划模型、规划图、鸟瞰或航拍的那些令人震撼画面让人产生的城市意象同日而语。至少市民间互动产生的城市意象是情绪的、微观的、局部的、日常的、琐碎的、有人情味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而规划师要留给项目主管人或参加听证会的市民们的城市意象是理性的、宏观的、全局的、节日的、粗放的、对人情漠然的,应该总是积极的。而且,规划师的城市就是一个,而市民体验的城市和他们的城市意象数不胜数、千奇百怪,比如,住在胡同里的人与住在大院里的人,住在回龙观之类的郊区的人,用心体验的北京肯定会有差别;再比如,老北京人、新北京人,新北京人在北京长大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城市意象。他们有他们用心体验的北京,我们有用脑设计的北京。

我们用脑设计的城市肯定会对市民身体和心理乃至行为造成各种各样、强度不一的影响,比如北京去年展开“拆店修墙”和前年展开的“拆院墙”等城市专项治理行动,更不用说整体拆迁,搬到郊区去了。反过来,市民体验的城市和市民互动产生的城市意象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建成的形体环境,甚至让我们规划设计的形体环境面目全非呢?需要研究。比如,本来是房子的墙,打洞开了商店,现在,门脸是拆了,窗户又开了,消极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也不乏积极的例子,如以市民们共识为基础在街头巷尾自然形成的晨练角落、步行道。因此,我们需要对市民以他们体验的城市和他们互动产生的城市意象为基础所产生的行为进行研究。

尽管《体验的城市》谈的是城市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心理学的问题,是学习城市的学生要读的书,但是,它提醒我们,注意研究市民体验的城市,注意市民间互动产生的城市意象,注意微观社会学和符号互动论,通过市民对城市的日常体验和互动来考察影响他们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及其行为。其实,不只是芝加哥学派谈论这类问题,芒福德和林奇都研究过城市意象问题,怀特的《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同样如此。林奇涉及城市人如何建立反映城市人的城市形象或感觉的认知图。城市意象方式的思想基础是,对那个城市而言,不同的人和群体赋予城市空间不同的意义,他们心里的城市画面是不同的。所以,伴随建成环境去分析这些思维意象是很重要的,它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城市,解读市民们的城市体验,进而让我们规划设计的城市更贴近市民体验的城市,更能恰当地表现市民间互动产生的城市意象。

参考文献: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3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