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首页>杂志浏览>资讯中心>专题研究>正文

国外视觉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比较

主持人: 吕圣东,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 副所长。17293610@qq.com

陈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院 ,建筑师,项目经理。chenjing-021@foxmail.com



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维度,视觉美学法则的建立源自人类对美好生存环境空间视觉的经验抽象。为此,国外在人居环境的视觉规划设计方法上,应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破坏以及人居建设对城市环境的不和谐作为,产生了不同主体、差异目标的设计方法。本文围绕视觉景观的规划设计类别,分析比较国外各个方法在理论基础、目标对象、关注重点等方面异同;揭示各方法对特定视觉景观空间的可见性、和谐性、美感性等方面的提升、维持、改善有着共同目标。——栏目主持人


引言

《欧洲景观公约》(ELC: 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对“景观”的定义是:景观是一片被人们所感知的区域,该区域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活动或互动的结果[1-3]。而观察者与景观之间的感知关系中,视觉景观的感知占极其重要的主导地位,涵盖了感官感知的87%。同时视觉景观是一种资源,在土地决策中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子之一[4]。视觉环境随人类建设活动对空间改造的无序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问题。如地形地貌植被水系等自然空间要素的破坏,建筑物构筑物组合等人工空间要素的不协调。视觉维度对资源保护维持问题切入的解决,是各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5]。西方发达国家在20 世纪中叶开始从美学角度分析风景、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或个体单因子评价,并建立了诸多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而研究的主体为地理学家、心理学家、生态学家等[6]。在美国,景观视觉研究和评估基于这些意图,形成了四大分析评价流派。在欧洲,该领域研究方法的涌现目的则在于解决人居环境空间的建设引导与改善问题。研究从自然景观空间,扩展到城市景观空间,从追求视觉协调性、整体性,到兼顾标志性、可见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号召下,“城市双修”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理念,从生态、视觉、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视觉景观作为空间环境感知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视觉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则是从研究物体、空间、环境的视觉要素感知因素,诸如线条、块面、形体、光影、色彩等关系等组合优化,进而对实体要素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各类方法的比较分析,为视觉维度的“城市双修”提供借鉴与参考。


1 自然要素控制方法

1.1 英国——“主动设计途径”法

英国的森林景观设计源自一战(1914—1918 年) 过后的木材短缺,政府以造林为政绩要求开始营造森林。二战(1939—1945 年)以后,森林遭受的破坏更为严重,木材的采伐或种植一般都是大片地展开,但政府营造的人工林通常是沿着18—19 世纪圈地形成的集合牧场围栏线控制,因此这样的森林在视觉上显得很突兀,尤其是在地形起伏处,线性种植与很多不规则的自然要素如岩石、自然水体等有较大的冲突。因此政府这一行为遭到了公众的批评(特别是游憩活动者),林业局从而意识到森林种植需要一定的设计并遵循一定的规则。有专家通过借鉴建筑、艺术、绘画等领域的视觉理论成功解决了森林种植采伐与视觉的冲突,并在1980 年将此制定为森林经营的目标之一,随后又修订了《森林法》(1967 年)来提供实现目标的保障。此后,森林景观设计的从业人员开始增多,并形成了一定的设计理论和技术,被称为“主动设计途径”(PDA: Proactive Design Approach)。设计途径的设计价值评判不仅受到当时推崇自然式园林的社会风潮影响,也由当时活动特征所决定[7]。


1.2 加拿大——“视觉质量目标”法

伐木业是加拿大部分山区的重要经济来源,尤其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当地的林业管理部门借鉴了英国的PDA 分析方法和美国的视觉资源管理系统,结合自己的情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途径。主要有以下步骤:首先是景观调查,侧重于视点的视域范围和视域内景观特征的构成特点,而后进行分析,从现状分析到预期视觉质量目标(VQOs: Visual Quality Objectives)和最终实现的视觉质量目标,而景观的特征表达要素则是通过地形结构、土地特征来实现,土地特征又包含了多样性、植被、自然特征等[8]。对道路和采伐范围进行设计和布局,最后则是操作与反馈。其中借鉴视觉评价方法中的专家学派理论和VIA(Visual Impact Assessment)评价方法,通过分析景观中的形、色、线、质、空间方向等方面,对比各方案产生的冲击改变量(percent alternation)定量来确定VQOs[9]。该方法的特点有:吸取PDA 的主动设计途径,使用量化的方法来确定VQOs,对于维持山地森林视觉景观的提供了有效的设计途径。


1.3 美国——视觉管理系统

美国率先在1970 年代制定了视觉管理系统(VMS:Visual Management System)[10-12],主要手段是通过控制规模和作业行为隐藏等手段来降低活动对景观的影响。1995 年在系统中又加入了对公众信息的搜集,结合生态系统单元,强调景观的特征;将景观看作为生态单元,认为变化、生动、神秘、完整、连贯、和谐、平衡是应该具有的属性。风景完整度(integrity lever)包含了五大层次:很高、高、中、低、很低,分别与景观的视觉元相对应。根据风景吸引力等级(SAC: Scenic Attractiveness Class)与景观可视性(landscape visibility)制定出七级美感度标准,以此为目标纳入森林管理框架,再结合多要素进行综合规划,形成新的风景管理系统(SMS: Scenery Management System)[13-17]。当然该方法也遭到了质疑,有的设计师认为该系统原则局限性太强,并且对评价的分类和解析较为混乱,虽然管理较为系统,但是对如何创造美景并未提出应对措施,只能保证景观风貌变化最小化。同时在学术界和景观设计专家内部也对此抱质疑态度,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其确实具有极强的可用性。该方法应用的面也较为广泛,不仅应用于林业,还应用于植物景观保护、游憩区开发、水利资源开发和建设、能源开发、采矿及农田建筑等方面,方法围绕的核心对象是如何将活动产生的视觉冲击降到最低,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和建议[18-19]。


1.4 日本——山体可视控制

2002 年日本的国土理院对富士山进行测量,得出其高度为3 775m,虽然山体处于休眠状态,但是仍然是活火山之一,其视觉景观保护路程也是充满艰辛的。考虑到观看富士山的每个角度景观效果都不一样,因此当局对山体的保护主要从山体周边的建设控制来出发,周边的发展建设更是严格控制。但是从周边的城市观看山体的视觉保护曾经也是一度空白,因为远距离的建设超越了山体本身的限制建设范围,法律上没有可控之处。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成了遮挡观赏富士山的障碍物,因此日本民众自发地多次上诉,但当时的法律很难限制建筑的具体建设。随着多处从东京看富士山的视廊的消失,当局终于开始采取行动,通过与开发商协调,将原定的建筑层数削减,并通过视廊的梳理来保护富士山的可视性。


2 人工要素控制方法

2.1 德奥——建筑等级制

德国自二战前就开始对城市景观进行控制,控制的主体是建筑,控制将建筑分成十个等级的类型,控制的要素包括了建筑物层数、楼高、建筑面积比、建筑间距和样式等等。维也纳的城市景观控制与德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不过层次不如德国的如此细分,总共分有六个高度等级(bauklassen)[20-21],通过对相邻建筑的差异程度来控制相互关系,从而避免相邻建筑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上出现过多变化,以至于不和谐的存在。随后相似的视觉控制方法在室外的广告和构筑物视觉景观控制上得到延续。建筑等级制的意图是基于视点的随机性而形成的,强调片区视觉风貌的整体性,并没有一个具有控制性的视点或视觉对象在统领全局,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群体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2.2 法国——纺锤形控制

巴黎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视线与控制点的可见关系来控制,截止到1999年,巴黎市内划出了45 处景观控制点的控制区,主要方法是“纺锤形控制”。这个方法的视觉特征强调静态特定视点视角的视觉完整性,具体落实到图纸操作层面,是通过对具体需要景观保护对象建筑或建筑群与眺望点构建立方体,依据立方体的透视改变从而控制背景范围内要素的高度,当然这个要素主要是视线遮挡物,那么巴黎城市中的主要遮挡物则是建筑[22]。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要素的明显差异——自然景观往往是强调各类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而城市景观在强调城市景观要素的协调性的同时也在挑选“老大”,通过挑选展示性、控制性突出的个体来强化视觉特征,而对于周边在特定视觉条件下的建筑要素进行控制,进而避免主体建筑被影响。


2.3 英国——战略性眺望景观

英国在1938 年开始了战略性眺望景观(Strategic View)的尝试,通过视点与视觉对象构建控制框架,进一步通过景观视廊(Viewing Corridor)、广角眺望周边景观协议区(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协议区(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来管控要素,达成可见性、标志性的目标。从10 处战略景观的视点与视觉对象比较可以看出——视点如格林威治公园、黑石楠尖峡、威斯敏斯特码头等都具有明显公共性与可达性特征,而视觉对象如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宫殿则都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因此前者侧重于重要的开放空间与名胜地。后者侧重于历史文化建筑,并且这些建筑具有相当的历史背景并是整个城市的标志性象征[22-23]。这一切的视觉管控措施,既塑造视点视觉类型的多样性与特征,也强化了伦敦的城市标志性与特色[24-25](图1)。


3 各类方法比较

3.1 方法控制目标与协调要素比较

林业景观设计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并且早已经纳入景观设计的教学中,随地区和面临状况的差异而有所异同。以英国的PDA 方法为例,该名称的由来是为了与美国林务局的视觉管理系统遮蔽和遮挡的特点有所差别[27]。而VQOs 与之极其相似,方法上进一步突出了定量的特点。这两种方法的目标都是为了整体森林要素的美感度,手段则是通过对人工林的设计控制。VMS 反映了对原生地物要素的协调要求,要求新增的要素必须从线形色质等方面与之协调。日本的山体可视控制,则是为保证山体可视性,对建筑要素提出的视廊禁建、限建要求。建筑等级制为了保证建筑组群的协调行,对互相之间高度、体量等要素提出了比例协调的控制要求。而纺锤形控制与战略性眺望景观两者的控制意图更为相似,都是针对标志性的建筑物的可见性、标志物周边建筑的协调行,展开控制(表1)。



3.2 方法应用优缺点比较

自然要素类:森林设计方法的适用性意义非常突出,但是从林学的角度对视觉要素的整合基本是围绕软质的植物要素来展开,以艺术化的手法,通过植物的组合关系来提升视觉效果,注重美感度,注重整个面状的效果。人工要素类:对城市标志物、建筑要素进行整体控制和协调设计的方法包括纺锤形控制、战略性眺望景观、建筑等级制等,在方法上具有一定建成环境优化的被动局限,更关注重点的点状空间与线性视觉廊道(表2)。而现实的人居视觉空间更多呈现出动态化、体系化、复杂性。这七个方法都具有很好的专类领域实践价值。



4 结论

(1)视觉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是对

人居环境中可视区域内面域、线性、点状空间,美学功能改善与维持,通过对景观要素的管控和设计,营造具有空间美学性、景观可视性、整体协调行性、空间可索性的视觉格局。其规划设计在美欧人居区域也有着广泛的实践活动。

(2)由于所处时期面临问题的特殊性,在方法建构的目标和控制要素上存在系统性差异。但是,对于取得更具美感度、协调性、整体性、可见性的空间意图上趋于一致[28-29]。

(3)鉴别视觉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目标与视觉结构及方法优缺点,对视觉景观规划设计与管控方法延展具有实际意义。

(4)在城市双修的理念指引下,视觉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空间规划设计[30-31]均有重大价值。目前视觉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尚未完全成熟,对国外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研究比较,可以从根源理清脉络,系统认知、深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Council of Europe. 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Z]. Florence, s. n. 2000.

[2] 范榕, 李卫正, 王浩. 基于视觉吸引分析的迁西县绿道规划研究[J]. 中国园林, 2017, 33(12):58-63.

[3] 范榕, 王浩, 乐志.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公园空间视觉吸引机制模式研究——以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为例[J]. 中国园林, 2017, 33(9): 23-27.

[4] DEARDEN P. Philosophy, theor y and method in landscape evaluation[J]. Canadian Geographer, 1985(29) : 263-265.

[5] 吕圣东. 从范式化到精准化的公园设计趋势研究[J]. 园林, 2017(9): 50-53.

[6] 汤晓敏. 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 复旦大学, 2007.

[7] 郝小飞. 我国森林景观视觉设计途径初探[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8] BELL S .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approaches[J]. Landscape and Planning, 2004: 450-462.

[9] SHEPPARD S R J. Visual analysis of forest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Planning, 2004: 440-450.

[10] HERBERT WS.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onflict on evaluations of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goal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81, 1(1): 61-72.

[11] MARTIN K. Visibility analysis of mining and waste tipping sites-a review[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86, 13(2): 101-110.

[12] BILLINGTON JN. Visual interactive modelling and manpower plann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7, 30(1): 77-84.

[13] KOPKA S, ROSS M. A study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visual resource assessment scheme[J]. Landscape Planning, 1984, 11(2): 161-166.

[14] WILLIAMSON D N, CALDER S W.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of Victoria’s forests: a new concept for Australia[J]. Landscape Planning, 1979, 6(3-4): 313-341.

[15] BRENT C. Chamberlain, Michael J. Meitner, Automating the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harvest design proces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9, 90(1-2) :86-94.

[16] BROWN T, KEANE T, KAPLAN S. Aesthetics and management: bridging the gap[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86(13): 1-10.

[17] TRENT R B, NEUMANN E, KVASHNY A. Presentation mode and question format artifacts in visual assessment research[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87(14): 225-235.

[18] COOPER A, MURRAY R. A structured method of landscape assessment and countryside management[J]. Applied Geography, 1992, 12(4): 319-338.

[19] 吕圣东. 环境模拟技术支持下城市生态廊道构建——以郑州市中牟文创区为例[J]. 中外建筑, 2019(2): 122-125.

[20] LICHTENBERGER E. The nature of European urbanism[J]. Geoforum, 1970, 1(4): 45-62.

[21] 邹耀勇. 巴黎城市发展与保护史论 [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2] 陈煊, 魏小春. 解读英国城市景观控制规划——以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战略性眺望景观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 2008(2): 118-123.

[23] 陈煊. 武汉东西湖区吴家山地区景观控制规划的实践与反思[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24] NAVEHZ.What isholistic landscape ecology: 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50(1-3): 7-26.

[25] 西村幸夫. 城市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M]. 张松, 蔡敦达, 译. 上海市: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70.

[26] City of London.Unitary Development Plan,2002.

[27] 范榕, 吴寒玉, 赵锴铮.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城市景观色彩研究现状与前景[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7): 107-113.

[28] 范榕, 王浩, 邱冰. 基于视觉吸引机制分析的长荡湖景观风貌优化策略[J]. 中国园林, 2018, 34(8): 56-61.

[29] 吕圣东, 谭平安, 滕路玮. 图解设计风景园林快速设计手册[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7: 204.

[30] 吴敏, 吴晓勤. 基于“生态融城”理念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探索——兼论空间规划中生态功能的分割与再联系[J]. 城市规划, 2018, 42(7): 9-17.

[31] 吴敏, 吴晓勤. 生态激励机制下的生态交融区空间规划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 城市规划, 2015, 39(9): 87-92.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6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