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首页>杂志浏览>资讯中心>专题研究>正文

“农业方舟”——可持续食品规划背景下的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

主持人: 吴元君,双硕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厦门大学城市规划系。flora_519519@126.com

镇列评, 硕士,厦门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zzh3903@yahoo.com.cn

2015 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以“滋养地球,供能生命”为主题,其核心理念为地球上所有人都应该获得健康、安全和充足的食物。其主题的选定更加奠定了可持续食品规划的重要研究意义。本届米兰世博园区总体为船型,周围被人工运河围绕,世界各国人民被邀请去米兰的这座人工岛屿上 “耕作”,使整个园区变成一片植物的海洋,一场美食的盛宴,一艘现代的“农业方舟”(图1)。本文基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米兰世博的园区选址、分区布局、轴线设计、游览节点、节能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最后提出对我国可持续食品规划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主持人


图1 2015米兰世博园区鸟瞰图

资料来源:米兰世博会官网http://www.expo2015.org/it


1 米兰世博会主题解读

2015年米兰世博的主题为:“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即“滋养地球,供能生命”。其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地球上所有人都应该获得健康、安全和充足的食物[1]。米兰选择“食品”作为其主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超过90 亿,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35年中城市每天都需要提供更多的食物给增加的20.5万人[2]。在人口增长、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多重危机下,如何在解决粮食供应的同时,兼顾食品安全、居民健康、环境效益、经济发展,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其次,“食品”的主题与米兰的城市特点是高度吻合的。米兰不仅仅是“时尚之都”也是“美食之城”,是欧洲大陆上最肥沃土地的中心。意大利35% 的粮食供应来源于米兰周边的波河峡谷;欧盟60%的稻谷来源于米兰大区的波河峡谷[3]。披萨饼、通心粉、煎鹅肝、手工冰淇淋、茄汁烩肉饭等意大利美食更是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3]。


2 可持续食品规划:规划界的陌生人

米兰世博主题的确定与食品问题影响力的逐渐增强有着重要联系。然而,可持续食品规划却是规划界的陌生人。可持续食品规划将食物系统的各个阶段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标将城市建设成节能、宜居的新型生态现代化城市。食品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研究意义。


2.1 减少大气污染,美化城市景观

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将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食物系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据全球人为总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9%~20%[4]。食品规划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在食物系统的各阶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食品规划与城市的另一个契合点是将食物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创造一种“可食用景观”。美国学者瓦格纳(Wagner)和格林姆(Grimm)于2009年提出食物都市主义理论,认为城市食物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出将食物系统与城市空间连接成点、线、网的结构,实现农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与交融[5]。城市可持续食品规划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生态循环、美化城市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缩小城乡差距,减缓就业压力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大幅提高,众多的“城市病”让居民苦不堪言。可持续食品规划以“食品”为载体,开辟了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相比较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在城市近郊或小城镇发展都市农业拥有巨大潜力。通过可持续食品规划对相关产业的统筹兼顾、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小城镇在享受可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成为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缓冲区,从而在缩小城乡差距上也迈出重要一步。此外,与传统农业耕作相比,都市农业的技术性更强,效率更高,形式更多样,农民获得的收益也更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在城市及周边小城镇从事与农业食品相关的工作。这样在解决就业困难问题的同时也将全新的绿色种植理念带入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浪潮。


2.3 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可持续食品规划在关注各类社会群体的食品安全、机会平等、和谐社区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众多成就。英国的调查研究表明,2007—2011年,其食物价格上涨了12%,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从15.2% 上涨到16.6%,普通家庭购买食物的比例也从10.5% 上涨到11.3%。比起高收入群体,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到食物价格上涨的影响更大。为了减轻这种影响,近年来“食物银行”(Food Bank)在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国家广受关注和好评。食物像货币一样被人们“存”“食物银行”,符合标准的弱势群体可以注册成为其帮辅对象,定期领取所需食品。除了支持“食物银行”这样的非营利组织,可持续食品规划也鼓励社区居民自己种植粮食。在台湾,将近56%的居民参与了社区种植组织。社区种植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增强了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4 增强城市特色,引领健康生活

美食作为一种跨国界、跨种族的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挖掘城市特色、增强市民归属感上,饮食文化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历史积淀,也是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人“以食为天”,通过可持续食品规划中地方饮食文化的有效开发和科学规划,不仅可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而且可以避免“千城一面”。食品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改善居民的饮食习惯,例如政府可以适当减免对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的税收,鼓励绿色食品的市场运作;合理规划食品餐厅的分布,限制特殊区域内不利于饮食健康的快餐厅数量,增加绿色健康食品零售点;科普宣传健康的饮食结构,提高民众对食品健康、食品安全的意识等等。


3 国外对食品规划的关注和研究

美国一些城市采取颁布和修改法规条款来促进食品运动,加快食品相关领域融入城市空间。例如纽约绿色区划

(Green Zoning)文本修正案中就提到了粮食问题,鼓励以教育和粮食生产为目的的屋顶温室,减少粮食运输距离,提供更容易接近的本地新鲜食物。其次,一系列的食物运动如本地购买运动(buy-local campaigns)、100里饮食计划(100 Miles Diet)、市民农业(Civic Agriculture)[5]等也更加促进了可持续食品规划在市民中的影响力。伦敦政府在城市中实施“提高健康水平和可持续的食物”战略以加强本地食物系统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食用的短链联系。2008年伦敦市推出一项“首都种植”(Capital Growth)计划,在伦敦新开辟 2012块小菜地。该计划“既能让伦敦更绿、更美、更令人愉悦,又能提供价廉物美的食物,减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在伦敦政府的推动下,房顶、废弃工地,甚至一些常年不运营的驳船,都被改造成了社区菜园。


4 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

本土建筑师斯丹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担任米兰世博建筑总顾问兼总规划师。博埃里认为“现在,农业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我们希望向世人展示, 农业与城市并非格格不入[6]。”此届世博会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到配套设施等都很好的体现了其“滋养地球,供能生命”的主题,也为城市如何发展可持续食品规划提供了许多经验借鉴(图2)。


图2 可持续食品规划与米兰世界博览会关系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1 园区选址

世博园区占地110hm2,距离市中心最富盛名的米兰大教堂只有14km(图3)。良好的可达性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方便,而且呼应了世博会中节能低碳,保持环境敏感性的主题。选址时还考虑到基地内包含一个Cascina Triulza农场,该农场是伦巴第农业系统的典例。在此建立临时展馆,可以让人们了解伦巴第乡村建筑和农业技术,也可为游客提供一个实践性空间,鼓励大家来“耕作”。

选址初期政府确立了一项土地拓展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使世博会的活动范围能突破园区的限制,延伸至城市中心。该计划主要通过陆地和水系两种串联方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历史与文化的融合。世博园的主轴线通过一条名为“知识与文化之路”的慢行道延伸至米兰大教堂。世博会期间,这条慢行道将成为一条拥有传统特色的食品市场。除了陆地上的连通,设计者还希望世博会的水系能够延续到整个米兰城市运河系统中,形成新的整体有序的“水网”。在原先未成体系的运河附近生活着大量米兰穷人,他们在低效率的农庄工作生活,新的计划将重新给予他们给养城市的新身份[3]。


图3 2015米兰世博园区方位图和现状图

资料来源:同图1


4.2 分区布局

米兰世博园平面布局的特点十分明显(图4):一条运河包围着以农业为主题的园区,如同一艘巨大的方舟园区轴线为鱼骨形,博埃里通过“脊骨”(世界大道)“鱼刺”(卡都大道)将基地分割成130个与世界大道相连的区块[7],每个参展国都能分得一块。相同的地块面积体现了设计者在社会公平和地位平等方面的考虑。在米兰世博园的东北部,有三个巨大的玻璃罩,其中将展现食物种植、生产和消费的全部过程[3]。在热带干旱沙漠气候区里,游客可以看到沙漠、沙地以及岩石等生物群落,大片的椰枣和棕榈树,由太阳提供能量,少量依靠绿洲保留的水和农田[3]。游客也可以亲自动手,在受保护的环境下种植低水消耗的谷物、蔬菜作物和香蕉。世博园区北入口处为农业景观体验区,参观者可以追踪人类在被逼寻找食物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并改造自然。


图4 2015米兰世博园区平面图

资料来源:http://www.weibo.com/ideaMass520#_rnd1427819280380


4.3 轴线设计

会场的主轴线世界大道(图5)是一条宽35m,长将近1 000m 的步行林荫大道。在这张“大餐桌”上摆满来自各个国家的食品, 参观者可以观赏、触摸甚至品尝这些食物, 并看到食物生产链的运作,以此感受食物的多样性,体验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7]。卡都大道是第二条轴线,与世界大道相垂直,是一个混合开发的休闲空间。这里不仅有传统的意大利美食文化,还通过极其多变的创新手段与其他文化融合,使得“意大利制造”更加丰富多彩。世界大道和卡都大道分别象征着古罗马城市中东西向的Decumanus大街和南北向的cardo大街。它们构成了古罗马城市道路的骨架,并且连接城市各个不同功能区。世博园区轴线的设计是对古罗马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使之发扬放大到世界的舞台。


图5 2015米兰世博园区主轴线——世界大道

资料来源:同图1


4.4 游览节点

轴线的交接处形成了一个宽阔的广场——意大利广场(约4 000m2)。该广场是整个园区的中心,广场上有一栋高325m的建筑,里面将展出意大利20多个城市的代表性食品。全区除了各个国家各自的场馆外包含14个游览节点,其中5个横向节点为: 人类食物的历史故事、当代的矛盾,丰富还是匮乏,食物的未来,可持续食物即等于世界平等,味觉就是知识。9个竖向节点为:稻米、咖啡、谷物和块茎植物、蔬菜和水果、可可、食物品种、生态地中海、干旱地区的食物和农业、岛屿季节性食物。这些节点不仅向游览者宣传食品的历史文化和生产工艺,也传达了健康饮食、高品质生活的理念。


4.5 节能技术

2015世博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对能源的精确规划、管理模式的创新,使世博园成为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为将来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范例。

(1)使用绿色能源。园区内的大部分用电来自于现场发电系统,即充分就地取材,例如太阳能加热系统,运河水冷却系统,垃圾焚烧供能设备,此外还支持微型水利发电和植物发电。

(2)提高能源效率。设计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废物循环利用系统,使得不可回收的废弃物最少化,可回收或可用于生产能源的废弃物高比例化。世博园内的建筑全部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其他基础设施的材料也尽可能做到可回收。

(3)降低能源消耗。类似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中对于绿色可持续建筑的政策和经济奖励,米兰世博也采取了适当激励政策,从而推进绿色设计。此外,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同步监测分析园区的能源使用情况,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信息的时效性。


5 启示与借鉴意义

在我国,目前食品规划的实践历史还比较短,表现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城市与农业的结合主要是以一些农业观光园及农家乐的形式出现,因此它对城市发展的多功能效应还远远未充分发挥,在城市规划中也尚未被给予应有的重视。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如何早日实现生态现代化成为众望所期。食品规划的出现,将“食物”这一生命最本源的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最关注的“生态”问题联系在一起,开拓了城市生态现代化的新途径。通过对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研究与分析,我国专家学者应该更加认识到“食物”与“都市”之间的重要联系,加强我国对可持续食品规划的研究,努力将其有效地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来,并建立相关的立法推动、规划保障、多方参与、规范管理。在实践中积极寻找适合发展都市农业的潜力空间,例如充分利用城市各类闲置空间进行食物种植,发展“生产性建筑”与“可食用景观”,研究可持续生态技术,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从而引领我们的城市走向可持续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红戈, 卢小青, 马骏. 2015 米兰世界博览会[J]. 建筑创作. 2009(09): 102-107.

[2] Wiskerke J, Viljoen A. Sustainable Urban Food Provisioning: Challenges for Scientists,

Policymakers, Planners and Designers[C]. Sustainable Food Planning, 2012: 19-35.

[3] 周一妍, 覃斯波. 专访2015年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斯丹法诺·博埃里独家揭秘米兰世博会细节[N]. 外滩画报, 2010-06-17(391).http://www.bundpic.com/2010/06/11626.shtml.

[4] Vermeulen S. Climate Change and Food Systems [J].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2012, 37(1): 195-222.

[5] 刘娟娟, 李保峰, 宁云飞, 张卫宁. 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策略体系[J]. 域外规划, 2012(3): 91-95.

[6] 孙行之. 2015 米兰世博会园区将是大型植物园[OL]. 第一财经日报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2529.html 2010-07-0911:48.

[7] 斯特法诺· 博埃里. 关于地球花园的提议——意大利2015 米兰世博会主题及规划简介[J]. 时代建筑, 2011(1): 39-41.


参考文献: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6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