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首页>杂志浏览>资讯中心>国内简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9 月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规划》提出,2018—2022 年这五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文件从四个方面提出重塑城乡关系,其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其二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延续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其三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其四是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文件还提到,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1 世纪经济报道2018.9.27)

习近平:大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0 月10 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国际城市规划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央视新闻2018.10.10)

中办国办文件:地方政府储备土地前须完成考古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意见提出,到2025 年,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机构队伍更加优化,文物领域社会参与活力不断焕发。意见指出,要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完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 (新京报2018.10.9)

国家级新区新一轮规划即将落地

全国共有包括上海浦东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在内的19 个国家级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构建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前正成为国家级新区战略方向。既有的19 个新区或已提出新的规划,或正在加快制定新一轮发展实施意见。打造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不少新区的目标,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成为部分新区的重要发力点。据了解,目前19 个新区正紧锣密鼓推进新规划加快落地。(经济参考报2018.10.9)

国务院印发《中国(海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 海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印发《中国( 海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明确,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方案》提出,到2020 年,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生态环境质量一流、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打好坚实基础。 (新华网2018.10.16)

王东峰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10 月7 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利用一天时间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会议精神,听取有关重点工作和专项规划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容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生态布局、街区布局,精心设计建筑风貌。要优化开发建设模式,严格建筑质量管理。要扎实推进雄安高铁站及周边规划建设,深入推动站城一体化,形成具有完整城市功能的片区。要深化完善综合防灾救灾减灾专项规划,科学布局综合防灾设施,大力加强智能防灾设施建设,健全综合防灾体系。(河北日报2018.10.8)

深圳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新规

为结合城市更新的新目标及新发展理念,9 月25 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正式发布实施《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规定指出,位于密度一、二区的规划商业用地中应设置不少于商业、办公与旅馆业建筑面积5% 的商业文化设施。文中进一步规定,所有含住宅的更新项目均应配置幼(托)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要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合设置,为“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提供空间保障。规定指出,所有城市更新单元均应进行城市设计专项研究,从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建筑形态控制研究、景观环境设计研究、公共空间等方面细化设计原则与规定,强调城市设计对下一阶段建筑设计的指导性。(深圳新闻网2018.9.2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让“田园梦”更美丽

今年,浙江在全省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目标是建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的美丽国土新格局。到2020 年,全省实施500 个以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其中今年启动实施130 个以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浙江将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要编制好村土地利用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为工程实施提供保障。二是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三是推进农村零散、闲置等建设用地的整治和利用,为农村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四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改善农村生态宜居环境。五是建立农村土地民主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农民自愿,群众满意。(钱江晚报2018.10.6)

沪与苏浙两省公路联接通道将增至67条 都市圈范围扩大

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的公路体系将不断织密提级,截止目前,上海全市公路总里程已由1978 年的1 977.998公里达到了13 321.991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0 公里达到了829.213 公里。高速公路车流量也从沪嘉高速刚开通初期的日均4 000 余辆,增长为全路网日均约130 万辆,重大节假日最高日流量超过150 万辆次的水平。未来,上海与江、浙两省的公路联接通道将增加至67 条,共同构筑起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的公路体系,一小时都市圈的范围将逐步扩大,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将切实感受到“同城效应”。(上海观察2018.10.11)

杭州都市圈铁建跑出加速度 杭黄铁路最快12月通车

目前杭黄铁路的联调联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同步还将进行动态监测、动态验收、运行试验等工作,预计最快12 月中旬通车。日前,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再传佳讯——沪苏湖高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随着杭衢高铁不久将开工,还有在建的杭绍台铁路、商合杭高铁,待建的沪苏湖高铁……杭州都市圈正抢抓交通发展机遇,加快无缝对接,大步迈向高速铁路时代的“一小时交通圈”。杭黄铁路起自杭州湾滨海平原,经新安江谷地,穿越千岛湖山脉至黄山地区,建设全长265 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内185 公里,连接了杭州和黄山两大世界级旅游胜地,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被赞为“最美高铁线”。(杭州日报2018.10.17)

4 315公里车道!成都将打造“9廊27线216片”自行车网络

成都正在打造“轨道+ 公交+ 慢行”绿色交通体系,自行车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进行新的规划和建设。据悉,《成都市自行车道专项规划( 公众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经挂网,向社会各界和市民征集意见。根据《规划》,成都将打造“9 廊27 线216 片”的自行车网络,规划自行车道共计4 315 公里。以既有慢行系统规划成果为基础,构建安全、便捷、顺畅的自行车道系统,打造一流的骑行环境,满足多样化的骑行需求,支撑至2035年实现城市绿色交通分担率85%。(封面新闻2018.9.30)

贵阳市城乡规划局:空间规划一经确定不得擅自修改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印发了《贵阳市空间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试行)》的出台,旨在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进一步强化空间资源配置统筹,保障重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为贵阳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办法(试行)》自印发之日起试行,主要适用于中心城区范围内土地的空间规划年度计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修改和监督管理,中心城区以外的市域范围可依据自身情况参照编制。根据《办法(试行)》,空间规划年度计划是计划年度内符合“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的建设用地的作用、定位与年度引领等具体安排。(贵阳网2018.10.17)

北京传统村落修缮有了“规章”

针对北京市现有44 个国家级和市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修缮,市住建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传统村落修缮技术导则》。除了保障房屋质量外,这份导则还将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的历史和人文信息,避免对传统村落进行大面积建设开发,防止现代风格建筑对历史传统风貌造成破坏。导则专门要求,传统村落修缮时不应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等,不得添加原历史环境没有的仿古建筑及构筑物。对于村落里的公共服务设施,《技术导则》要求,有闲置传统风貌建筑可以利用时,宜优先利用闲置传统风貌建筑,不宜新建博物馆、陈列室、超市等公共类建筑。同时,其它新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要在建筑风格上与传统风貌保持一致。 (北京日报2018.10.17)

港政府拟用“一地多用”原则缓解公众停车压力

10 月10 日,《行政长官2018 年施政报告》全文正式发布,增加公众停车位供应成“交通运输”部分的发展重点之一。据悉,香港的车辆数量在过去10 年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为3%,远高于停车位年均0.9% 的增长速度,停车位短缺成为困扰城市内车辆出行的一大问题。对于更多停车位的社会诉求,最新颁布的施政报告拟按照“一地多用”原则,在未来五年内提供至少1 500 个公众停车位。“一地多用”是指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准许提高政府土地的容积率,对原本低矮的大楼建筑进行再开发以增加不同用途的公共设施。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用地开发的集约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城市预留地用于其他更为迫切的发展项目。(陈守强)

资讯来源:https://hk.news.yahoo.com/%E6%94%BF%E5%BA%9C%E8%A8%AD%E6%96%BD%E5%B0%87-%E5% A2%9E%E9%AB%98-%E5%A4%9A%E9%83% A8% E9%96%80% E5%85% B1% E7%94% A8-%E5%9C%B0-221118484.html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68006